(网经社讯)4月8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三亚市在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试点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海南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样本。自2024年3月被教育部列为试点地区以来,三亚市以政策驱动、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为抓手,全力打造智慧教育“三亚模式”,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顶层设计引领,构建智慧教育“四梁八柱”
据网经社教育台(EDU.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三亚市将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纳入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三亚市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实施方案》,明确“以点带面、点面带动”的工作路径。方案提出四大任务、13条工作措施和7条保障措施,形成政策闭环。以110名种子教师为“点”,7所核心校和31所示范校为“面”,搭建起覆盖全市的智慧教育网络。通过“国家—省—市—区—校”五级数据贯通,实现教育管理、教学资源、师生数据互联互通,为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基础支撑。
数字化转型成果初显,教育资源壁垒加速打破
截至2025年4月,三亚市已实现教育系统“六个一百”目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技术人员注册率、认证率100%,各级管理人员激活率100%,行政区划及学校信息完整准确100%,班班通、人人通覆盖率100%。平台总注册用户达27.55万,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教师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教研培训、教学管理和资源共享,累计获取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超50万次,优质教育资源“飞入寻常课堂”,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
“过去备课需要翻大量资料,现在通过平台就能精准找到匹配的教学案例和课件,还能根据学生学情调整内容。”三亚某中学教师表示,智慧平台让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针对性。据统计,试点以来,全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参与率超95%,学生数字化学习工具使用率增长40%,教育公平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创新应用场景落地,打造“五个示范”新标杆
三亚市正以“全域应用示范区”建设为目标,重点推进“五个示范”工程:拓展平台应用场景,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库;深化智慧教研,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体系;创新智慧课堂,推广AI辅助教学工具;改革教育评价,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诊断与干预。市教育局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具有三亚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态教育”数字课程,打造可复制的智慧教育样板。
教育数字化赋能区域教育生态变革
三亚试点工作凸显三大价值:一是通过机制创新破解“资源孤岛”难题,实现跨区域、跨学段资源共享;二是以种子教师和示范校为支点,撬动全市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三是将智慧教育融入区域教育品牌建设,为“学在三亚”注入新内涵。这一实践不仅为海南自贸港智慧教育岛建设提供经验,也为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三亚方案”。
结语
随着“五个示范”工程的深入实施,三亚正加速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新生态。未来,三亚将以智慧教育平台为纽带,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全面革新,为海南教育现代化书写新的篇章。